|媒體報導|新住民做菜說故事 基隆味道國際化

新住民做菜說故事 基隆味道國際化
「海港食驗室」開課 新住民當觀光推手
基隆社大新住民課程:用味蕾書寫基隆故事

(中嘉新聞記者 蔡曉君/基隆採訪報導)基隆社區大學的教室裡,來自不同國家的新住民姊妹們正圍著料理台,手中忙著調製各式香料,空氣中飄散著融合東南亞與台灣在地食材的獨特香氣。在「新住民多國語專業導覽解說進階班」的特色課程現場,今天的主題是用食物來詮釋基隆這座海港城市的多元味道。

【從食材說故事 重新認識基隆】
「這群新住民在基隆生活了20到30年,從最初對基隆多雨天氣的失望,到現在對這座城市充滿想像。」課程講師、魚樂天地鄉鎮應援團執行長何立德分享著他的觀察。在今天的「海港食驗室」中,何立德不只是教導料理技巧,更重要的是透過食材故事的分享,讓學員們重新認識基隆的海洋文化。
課程分為四個階段進行:首先是「海海基隆」的暖身時光,接著進入料理前的食材故事解說,第三階段是最精彩的「料理東西軍」實作時間,最後則是學員們的心得分享。

【多元文化在廚房裡交融】
學員一邊處理食材一邊說:「收穫很多,可以跟不同國家的姊妹們學習廚藝。」各式料理結合各國新住民的家鄉記憶與基隆在地食材的創新嘗試。

基隆社大校長蔡素貞表示:「透過多國語言的導覽訓練,我們希望協助新住民朋友們參與基隆對外的行銷推廣。」她認為,當新住民能夠用自己的母語向國際遊客介紹基隆時,不僅展現了城市的國際化程度,也讓文化交流更加深入。

【從懷鄉到認同的美味旅程】
基隆市府兒少處長林麗禪也到場觀摩加入料理行列,感謝社大的用心規劃:「新住民姊妹們可以藉由這樣的課程,將熟悉的家鄉香料與基隆在地食材融合,既能懷念家鄉味,也能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文化。這種族群融合的理念,正是我們希望在社大發揚光大的。」

【為基隆遊程注入新創意】
何立德特別強調,這次課程設計的核心概念是「從不同住民視角,觀察基隆海港城鎮角落文化」。透過分組創作,學員們以島嶼移民的新住民文化角度,重新思考基隆的創意遊程設計。「今天透過她們的記憶與手藝,還有親手種植的香料來變化基隆的食材,我們找到了基隆多元文化食材的新可能。」何立德說,這些新住民朋友們的參與,為基隆的觀光發展帶來了全新的視野和創意。

在料理的香氣中,我們看見了一個更加包容多元的基隆,也看見了新住民朋友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座海港城市增添更豐富的文化色彩。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FoUvAkZZY

https://news.homeplus.net.tw/single/25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