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發展的幾個想像與未來思索

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 / 基隆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

社區大學的推動是在最艱困的環境中披荊斬棘,才有今日歡呼收割的日子。十年回眸有太多甘苦回憶,前瞻十年則仍充滿挑戰。社大多年的發展中,有掌聲有困難也有批評。面對此社大不得不加以反思,從反思中學習自我超越,社大不僅是要創造終身學習的機會,更要從反思中重建社區大學發展的核心價值。

反思社大對於學習民主、參與公共事務、邁向社會重建的創辦理念是否有所著力?當初期望的社大價值是否有所發揮?民眾的獨立思考是否有所成長?課程與師資品質是否獲得提升?反思社大在渾渾社會亂象中,是否參與社會革新與凝聚公共意識?社大應從反思中覺醒,才能為新一波的社會儲備薪柴。社大已邁入第十一年,這一路走來,社大當重新檢視才有永續經營的可能。這一刻,社大必須在反思中找到存在之價值,並化為實踐力量,再出發。

現階段社區大學工作,就是放大格局,社區大學不能一直停留在穿小鞋做大事階段,也不能一直停留在草根階段,以草根為藉口,應順應終身教育需求,調整腳步,為臺灣終身教育向前跨進一步做最強有力的支撐。面對內部自省與外界挑戰,社大應勇於創新,以下是筆者從社大七年的實務經驗,對社區大學發展的12個前瞻想像與未來思索:


1. 建構從學分、學程到終身學習成就認證的終身學習體系:

傳統上臺灣社會對正規學校學習成果給予學分文憑的採認,學校學習成為主流或全部。但在終身學習社會中,學習管道應多元與多樣,只要結果相同均應一體採認。故對學校外的學習成果需建立學習成就認可制度,才能使學習回歸正常面貌。面對過去臺灣教育正規非正規的藩籬,社區大學當凝聚共識,齊力推動健全的終身學習體系,打破正規與非正規界線之迷思,協助教育部修訂不合時宜之法令規章,落實終身學習法之精神,以提供成人高品質之學習環境。

對此教育部應統整相關法令如「社會教育法」、「補習教育法」等匯歸到「終身學習法」,以落實終身教育理念。此刻社大及教育部需展開宣導,喚起民眾瞭解終身學習成就認證的價值,並逐步建立共識。為完善終身學習體系,終身學習認證當從已實施的學分認證,向前跨向學程認證與終身學習成就認證,由教育部建構獨立的認證與配套系統,搭起完善的終身學習橋樑,進而創造臺灣終身學習獨具價值的第二張文憑,使學習成為永續的活動。

2. 社大品牌的建構與整體品質的提升:

面對外界對部分社大才藝補習班的批評,社大如何提升課程、師資與服務品質,除社大自我定位與堅持外,社大集體力量與評鑑的落實,才能有效控管整體品質,在這部分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應全力投入社大品質認證工作,來博取民眾及政府部門對社大的信賴。此外現有中央、地方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三方的評鑑認證體系應建構一致評比系統,否則一來社大無所依據,二來也易造成三者間的誤解。當然臺灣社大經驗在全球終身學習體系是獨一無二,社大不需妄自菲薄,只是社大如何將這獨特性和經驗與國際對話向外行銷。

而社大更應將這獨特性導向更成熟更有系統更深層性的經營,讓社大能建構一家之言,才有永續經營之可能。面對臺灣社會現狀,社大應投入更多力量,在公民社會的養成與公區參與及品質提升上,讓臺灣社會對社大能建立更大的信心與認同,這也是社大有別於其他社教機構所在,社大應凸顯自己的特色,切入社區民眾生活,強化社大社會聲望,建構社大自己的品牌。

3. 從知識解放到知識的創造與生產:

社大長年來耕耘於地方及公共議題甚多,不管在開設課程或行動上已積累許多,但這些資料缺乏立體性、深層性的思考與分析,更缺乏系統性的知識論述。社大創立以來即以知識解放做為運動核心標的,但十一年了,社大這些年共同激發出的觀點,或從人從社區從社會從全球觀點醞讓的許多課程教案及公民行動,在書面紀錄、影像紀實、教案呈現上,相較社大運動的澎湃,知識積累則顯纖弱與單薄。

走過十年迎接第二個十年,社大人必須有自省能力,社大應從知識解放走到知識生產的解放,但在這之前社大必須先生產知識,才可能解構知識生產權。我們應以社大作為平台,把這些知識作系統性的整理,提出獨特看法,我們應在社大領域裡把經驗知識串連起來,運用社大優勢,讓許多知識探詢活動,一方面具有民間性、一方面具有活性與實踐性,進而打破套裝知識,建立另一套知識體系。誠如顧忠華老師所說:「沒有對話和積累就沒有影響力,有對話才有知識論和方法論,也才能放大社大現有格局。社大的優勢是就是直接面對一般民眾,社大就是一種位置,因而有機會發展建構另一套知識體系,或許是在發展一種常民的世界觀,但是知識是需要深化的,需要將經驗知識深化、建立典範,充實對於自我認識的論述,也可以提升常民知識價值。」。[1]社大必須建構起和學術界的對話平台,讓雙方知識在語言轉化過程中,更貼近臺灣社會的需求。

4. 社區「大學」應有的校務經營格局與視野:

社區大學常自我形容「獨具野性」,的確社大承辦者或領導人來自社運界不少,讓社大發展與草根運動連結更深,也讓社大發展更具活力與公民行動力。但社區「大學」既然以大學命名,就應具「大學」的經營格局與視野。或許在現有資源下,社大與現有大學經營格局落差甚大,但我們仍須在格局與視野上不斷提升,未來才有可能真正符合平民化的成人高等教育要求。

首先社大以培育現代公民為宗旨,現代公民基本素養由基本視野、社會責任及核心能力三方面構成,社大除針對這些面向提出調整與擴充,更應重新審視自我定位和組織發展。例如全球化觀點下的現代公民的培養,在此社大必須先具備國際視野;調整課程結構與品質,讓他具有培育現代公民的內涵,社大師資雖不以學歷界定,但其專業仍須提升,仍須知識論述方法論的語言轉化,社大或許因財力養不起專任教師,但卻可運用跨校協同教學或跨校合聘,讓優良教師可以安心任教於社大專心研發課程。社大亦可運用社會企業概念,將議題拓展,得到企業的支持及資源,讓社大的財源除來自學費、政府補助,也能有更多來自民間挹注的支持資源,讓社大因財源困窘而無法將行政校務運作做完善規劃的困難,找到另一支撐力量。

5. 社大共學機制下培育從受到施的襟懷:

共學是社區大學運動中重要的精神,臺灣社大有些辦學時間較久,校務成績積累較具成果,如果能與辦學資歷較資淺的社大對話交流,讓他們能縮短摸索過程,多些能量服務學員服務社群服務社區,透過共學機制強化社大間的合作,進而提升社大整體力量,這是資深社大應有的胸襟與度量,而這也是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應著力促合之處。全促會的角色應是協力社大提升品質、改善社大整體生存環境、整合議題深化社大公共參與,他應多扮演區域整合角色,社大的陪伴與協力角色。透過區域共學、校際共學甚至社大與NGO/NPO之共學,更進一步或許能至跨國共學,讓社大的民間知識與民間力量找到最佳合作模式。

6. 從國際角度審視與放大社大格局:

依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4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為2012年以來最佳表現。從排名上與國際責任上來看,臺灣與世界各國的關係,應該是付出階段而非依賴階段。當然這非指金錢外交,而是臺灣對全球關懷議題及網絡應當擴大,全民世界觀應當提升,臺灣當有此胸懷與責任。臺灣各項發展應將視野放到國際上來觀看,才能見其高度,也才能看見自己的盲點。整體而言臺灣社大多半擁有在地特色,許多地方議題與特色都反映在其課程與活動中,但未來社大應是既有地方特色又具全球視野。近些年部分社大雖能積極參與地球環境的保護(地球憲章)、投入國際交流與服務,但真正能落實於行動,實質進行跨國服務、合作的大概僅有新竹青草湖社區大學。

他們透國國際志工團推展印尼亞齊當地社區重建、熱帶雨林保護與社區數位學習中心,也協助進行跨國學術單位與NGO/NPO之合作。臺灣社大運動既然自詡是世界獨一無二,我們更應將社大的發展換個角度從從國際來審視社大格局,將關注議題與服務面向從社區從臺灣放大到全球,參與國際組織和活動,或許臺灣社大真能在國際終身學習體系上找到位子找到能量找到另一種可能性。

7. 建構社大人才培力的完整體系:

社大由於人少事繁、缺乏保障、工作時間異常、人才資源不足而造成工作同仁高流動率的艱辛經營,常讓社大的經營陷入斷層。如何為社大工作人員提供一個有前瞻願景、有學習空間的穩定工作環境,是社大及主管單位必須正視與因應的問題,也是社大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來源。社大應建構人才培力的完整體系,也應營造永續願景留住人才,讓年輕人願意投入社大工作願意貢獻心力於社大,否則青黃不接人才斷層將會不間斷出現在社大的營運上。

8. 從志工的經營到時間銀行觀念的推動:

社大能穿小鞋作大事,主要能量即來自龐大的志工群。社大在人力不足資源不足的限制下,社區關懷服務、社會公共參與的推動乃至校務運作,皆有賴志工的協力,所以說社大志工是「社大非營利精神的承載者」、「社大社區服務的實踐者」,而這也是社大運動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方。不過社大志工的培力與經營,大都面臨以下問題:即志工的流動率高,當志工投入時間超過負荷,單位組織對志工缺乏支持性的指導或專業培訓,都會造成志工的流失。志工絕非免費勞工,志工需要有較清晰的行動與位置,需有強烈的使命感,而這些都是志工留下的最主要動力。相對的社大經營必須回應公共事物,否則社大志工將只是校務行政志工。

此外社大志工經營應著力在社區培力,進入社區就地培力,或就社區現有志工群體,協力專業培訓,讓社區志工群能發揮更多元更寬廣的社區服務。志工因在地化,對地方會有更深的認同與投入,也因在地化,志工進入社區較容易與社區建立連結,進而發酵擴散。當然社大已進入第十年,志工經營不應停留在現狀,我們期待社大能透過策略聯盟協力社區建立志工網絡,如現已運作的全國社大志工聯會與志工月會,讓志工組織能透過陪伴交流,提升社大志工組織能量。我們也期待全國社大能推動「志工公民社會」,讓志願服務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成為社會生態,我們或許能全面推動「志工時間銀行」,鼓勵志願服務、時數儲存、年度結清,讓志工服務時間得以儲存,在有需要時可以提領,以提升自助互助志願服務之合作功能,讓臺灣全面邁入志工社會。

9. 幫助社區民眾增權賦能提供政策建言:

社區大學職責不僅在傳遞知識與技能給民眾,也不只是將民眾聚集一起參與一些社區活動就足夠。社大要能採取一種正義、批判的立場,瞭解社會的不公,掌握邊緣人口的需求,透過權力及資源的再分配過程,幫助社區民眾增權賦能,社大有責任協助政府,提供政策建言,讓社會正義得到伸張,讓社會不公得到監督,讓邊緣族群得到尊重。這是社大應有的自我期許,也是應有責任。

10. 民間終身學習機構的整合與合作:

終身學習是1960年代末期1970年代初期為國際組織所倡導而開始萌芽,一直到二十一世紀仍是許多先進國家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而臺灣在1998年教育部頒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後開始大力推廣的教育活動。為邁向終身學習社會,提升國家競爭力,教育部除推動補習學校轉型、鼓勵民間企業提供學習機會、發展各類型的學習型組織外,也全面發展輔導各類終身學習機構。

然12年過了,民間終身學習機構卻未見系統化的整合與合作,或許是終身教育法尚不足含括臺灣終身學習之需求,近年教育部也看到此瓶頸,除投入修法工作,也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成立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除研究發展外也扮演一定的整合平台。除此不論是社區大學、成人教育、社區教育等機構若能打開胸懷,強化平日的合作與分工,攜手一起推動臺灣終身教育,一起將終身教育的餅做大,讓國人與政府機構看見終身教育的位階與重要性。

11.開拓弱勢族群終身學習機會:

為保障弱勢族群學習權利,除加強各種支持與輔導體系,落實終身學習政策外,社區大學應結合社區資源,發展適當的學習設施,照顧低社經背景的族群,提供就近學習機會,如失業族群、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新移民、原住民、高齡族群,加強其學習能力,提升其社會生活品質,同時也可以協助其自組成長互助團體,尋求更多資源,發揮自助助人及學習合作功能。

12.整合終身學習資訊網絡:

要鼓勵終身學習除積極規劃學習活動外,更要將學習資訊迅速傳遞到民眾手中,才能提升其學習意願。因而學習資訊必須整合學習管道必須暢通。社區大學推動十一年,但在傳播與行銷上仍顯不足,如何傳送及收集終身學習資訊,讓民眾更容易獲得學習資訊,並對終身學習活動有更深入瞭解,是社大經營非常重要的工作。

社大運動十一年來,「社區大學」已不再是「新生兒」,到處都聽到到社區大學這個名詞,只不過解讀不同。有人認為社大是下班後充電地方,有人認為他提供了學習各種才藝的機會,有人把他想像成公共議題倡導場所,也有人把他當成社教機構,而這些都成了社大的社會形象。[2]在理想和現實間的省思,社大從未停過,社大伙伴念茲在茲的是在「實踐過程」中,是否能一點一滴證明社大的「存在價值」。社大人所標舉的理念有些或許無法有效落實,但社大人一步一腳印仍堅持在既有的道路上。此刻社區大學到底是不是「大學」,反倒不重要,相較傳統大學他的開放性,則值得令人驕傲。

這一路走來,社大當重新檢視才有永續經營的可能,在豐收之餘我們看到的是社大更多的挑戰。臺灣社大在今年已走過十一個年頭,不斷的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調整步伐。在豐收之餘我們看到的是社大更多的挑戰。

我們期許未來十年,會是社大二次運動的年代,也是臺灣終身教育的另一里程碑,在此社大人需能共創具創造力與反省力的「學習社會」。當社會再給社大十年機會時,我們是否能掌握機會,往社大質的提升調整,告訴社會告訴民眾,社大發展不僅是台灣奇蹟,他也是台灣希望。

※編按:本文初版完成於2009年,部分資料為當時背景。我們將持續就相關議題進一步分享最新資訊。